2025全球軟板產值將破200億美元 AI眼鏡成新亮點

2025 年 08 月 22 日

台灣電路板協會(TPCA)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8月發表《2025全球軟板產業觀測》,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軟板產值達188.7億美元,年增2.8%,手機為最大應用類別。展望2025年,市場規模可望擴大至200.8億美元,年成長6.4%,惟關稅政策與終端需求的波動仍是主要的不確定因素。新興應用如AI眼鏡,有望為產業注入新動能,加速軟板應用的多元化轉型。

搭載AI功能的智慧眼鏡,可望為軟板市場帶來新的成長動能

2024年回顧:手機應用稱霸,臻鼎蟬聯全球軟板龍頭

2024年全球軟板市場表現平穩,成長動能來自全球經濟回溫及手機、車用需求增加,但軟板在AI伺服器應用有限,僅於HDD儲存領域受惠。其中全球手機年出貨量穩定在十億支以上,使得手機為軟板的最大應用領域,占比高達55.8%,其廣泛應用於顯示觸控模組、相機模組、天線及連接排線等。非手機應用方面,電腦占18.3%、汽車占15.8%、穿戴式裝置占6.7%。其中,車用軟板受電動車市場擴張帶動,長尺寸電池軟板需求同步增加,惟目前仍由中國大陸與日本廠商掌握主導權。

在企業市占方面,台灣臻鼎科技以19.9%穩居全球第一,其次為陸廠東山精密(14.6%)、日廠Mektron(13.0%)、韓廠BH(6.8%)、日廠日東電工(4.7%)等。前三大廠商合計市占率接近五成,顯示產業高度集中的特性。

2025年展望:穩健成長,關稅陰影猶存

2025年軟板產業維持成長態勢,但各應用領域表現分化。手機市場受關稅、經濟不確定及二手市場擴張影響,全球出貨量預估僅增長0.6%至12.4億支。然而,AI技術下放至中階機種,AI手機滲透率將達37%,出貨4.6億支,有望推升軟板用量與整體產值成長。
電腦市場相對穩健,受惠於企業用戶的Windows 11換機需求,預估2025年出貨2.7億台,年增4.1%,其中AI PC占比達41%、出貨1.1億台。相較其他應用,汽車產業在2025年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。美國對進口汽車課徵25% 關稅的政策,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。2025年全球汽車出貨量預計9,000萬輛,年增1.5%;電動車出貨2,630萬輛,年增17.0%,但隨著中國大陸車廠庫存水位攀升、價格競爭日益激烈,不利未來電動車市場的發展。

雖然AI伺服器未直接採用軟板於高速運算模組,但HDD儲存需求持續穩定成長,帶動應用於讀寫臂的軟板維持良好表現。整體而言,產業仍面臨多重不確定風險:關稅雖可能刺激短期拉貨,但也恐削弱下半年動能;同時,美元對中、日、台、韓的匯率波動亦將影響軟板的全球競爭格局。

新興市場:AI眼鏡,新一代的智慧穿戴裝置

AI眼鏡為2025年軟板應用新焦點。智慧眼鏡自2012年Google Glass問世以來持續演進,隨著運算能力提升與生成式AI應用普及,AI眼鏡有望成為新一代AI終端載具。2024年全球智慧眼鏡出貨1,018.8萬台,其中AI眼鏡271.1萬台;2025年預估將飆升至882.8萬台,年增225.6%,成為市場主要推力。AI眼鏡對軟板在設計精度、材料散熱與耐用性上提出更高要求,也為廠商開啟高附加價值市場。此外,醫療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軟板應用亦方興未艾,值得持續關注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終端需求依然強勁 台灣PCB產業疫中求穩

2021 年 06 月 30 日

2025年台灣電路板產業可望成長5.8%

2025 年 05 月 09 日

馳騁無線寬頻 高鐵WiMAX上網服務開通

2011 年 09 月 01 日

加成製造法發威 軟性電路板製造成本降3成

2017 年 07 月 06 日

相關法規紛通過 台灣電動/自駕車即將上路

2018 年 07 月 16 日

AI結合研磨拋光機器人 水五金產能更上一層樓

2020 年 06 月 18 日
前一篇
台達於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展示AI賦能的智能製造技術
下一篇
從自駕車看EDA的下一步 代理型AI帶來全新氣象